大部分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不冬眠,不冬眠的动物有:
1、大雁
大雁又称野鹅,天鹅类,大型候鸟,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中国常见的有鸿雁、灰雁、豆雁、白额雁等。雁队成6只,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。每当秋冬季节,大雁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,成群结队、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。第二年春天,它们经过长途旅行,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。
2、雉鸡
雉鸡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、农田、地边、沼泽草地,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,杂食性。冬季主要以各种植物的嫩芽、嫩枝、草茎、果实、种子和谷物为食,夏季主要以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部分植物的嫩芽、浆果和草子为食。
3、天鹅
天鹅指雁族的鸟类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在中国,每年3、4月间,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。一过10月份,它们就会结队南迁。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,养息。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、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、水库、水塘与河湾地方。
4、马身猪
马身猪,因其身形似马而得名,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猪种,属黄淮海黑猪类型。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,在高寒低营养水平下仍能维持正常繁殖。
5、金丝猴
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,以浆果、竹笋、苔藓为食,亦喜食鸟蛋等肉类,栖息地海拔很高,身上的长毛可耐寒。5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,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。
6、大熊猫
大熊猫属于食肉目、熊科、大熊猫亚科,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,从不冬眠的性格。哪怕气温在-4-14℃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。它们也不怕潮湿,总爱在湿度80%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。
1、狗,冬季会长出厚密的毛发御寒,不会冬眠。2、天鹅,冬季来临前会飞往温暖的南方越冬。3、鹿,入冬前开始换毛,在冬季维持体温恒定。4、燕子,秋冬季节飞往南方过冬,春夏季节飞回北方。5、松鼠,会在窝中储存足够的食物越冬。
不冬眠的动物有哪些品种
1、狗
狗是不冬眠的动物,在每年冬季来临时,狗就会开始换毛,长出厚实的毛发用于御寒,而且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,其驯化历史有1.4万年的时间,并且目前世界上有400多种犬,其嗅觉灵敏,有着看家护院、搜索追踪的作用。
2、天鹅
天鹅是不冬眠的动物,在冬季到来之前,天鹅就会飞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,等待春季到来后,才会再次回到北方,而且天鹅实行一夫一妻制,一年只能繁殖一次,常以水生植物为食。
3、鹿
鹿是不冬眠的动物,而且鹿和狗一样,在冬季到来时会更换厚重的毛发,起到抵御寒流的作用,而且鹿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,主要以草、树皮、嫩枝、幼树苗为食,并且雄鹿的头部会长出鹿角。
常见不冬眠的动物有猪,猫,狗,羊,兔,大雁,喜鹊,麻雀等等。
冬眠(又名冬蛰)是一种状态,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,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,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。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,后者如仓鼠,外部因素,包括光周期,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时间的定时起主要作用。
不冬眠的动物很多的,除了冷血动物,像蛇、乌龟、青蛙等,很多哺乳动物都不冬眠(寒带地区的熊类是有冬眠习性的)。正常的鸡,鸭,鹅,狗,牛,羊,猪,马还有很多寒带的鸟类等,都不冬眠。
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,叫作恒温动物。可因环境温度改变而调节体温的动物,称为变温性动物,这些变温动物在冬天寒冷时,体温随着下降,而活动也跟着停止,,此时体内对能量的消耗也随着减少,如此在不吃食物的状态下也能维持生命。
发表评论